
回顧本月以來,美股連打兩噴嚏,美股標普500指數至25日跌幅逾7%,也連帶引發全球市場波動加劇。法人認為,股票型基金的投資人,不妨轉進一部分資產至相對穩健的「債券型基金」,或是擴大收益來源的「多元資產型基金」,強化資產配置的抵抗力。
高雄當鋪 右昌當鋪
相對於上周美股大起大落,今日台股開盤表現較為平穩,開盤報9515.43點,上漲26.25點,早盤溫和上漲,漲幅約0.5%。包括股王大立光 (3008)、台積電(2330)、鴻海(2317)開盤皆出現逾1%以上的漲幅,也帶動大盤緩步向上。不過新台幣兌美元為31.000元,升值0.6分,暫時未見走強。
安聯投信分析,美股本周再度出現較大的震盪,背後有3大原因。首先,部分企業因財報不佳影響而領跌;其次,不少投資人擔心科技股成長動能下修,獲利了結的賣壓也衝擊市場;第三,中美貿易戰尚未明朗化、美國期中選舉選情膠著等政治雜音也干擾投資氣氛。
安聯環球基金產品經理胡韡耀分析,市場短線內易受消息面影響,但相較前一次美股震盪,不難發現「動見瞻觀」的聯準會(Fed)升息政策並非這一次波動的主因,特別是在美股下跌時,公債殖利率未走升,反而回落至3.1%,顯示市場已反映Fed升息的影響,建議投資人宜鎖定「低波動」及「存續期短」的收益型資產。
根據彭博統計,截至10月25日,資金持續簇擁短天期債,淨流入由前周8.5億美元上升至14.6億美元;反觀長天期債券,則持續遭受賣壓,主因在於存續期較長,較易受到利率上揚而影響價格,流出幅度亦從18億擴大至20.6億美元。
胡韡耀分析,美股再次因投資人信心不足而下挫,影響風險性債券表現,具避險型債券表現相對強勢,投資人在接下來的資產配置上,可稍提高風險意識,如以信用債為主,廣納全球投資級企業債、全球高收益債、新興市場債、資產證券化債券等收益來源。(齊瑞甄/台北報導)